現在來時光倒流…聽聽糖果介紹九份淘金熱…的歷史….

清光緒十六年(西元一八九0年)架七者橋之工人在基隆河發現了砂金,
因而吸引成千上萬的淘金人潮至此...

清光緒十九年(一八九三年)潮洲李家溯基隆河沿大小粗坑溪而上發現九份小金瓜之金脈露頭......
為基隆河砂金苗之來源......
清光緒二十年(一八九四年)採金人發現金瓜石礦山大金瓜,採金向金瓜石推進....

清光緒二十一年(一八九五年)三月二十三日李鴻章簽訂[馬關條約]台灣割讓給日本...

清光緒二十二年(一八九六年)日據時代,日人藤田傳三郎,取得瑞芳礦山採礦權,
遂招募大量日本技術人員來台勘查,挖掘礦脈,當時藤田以炸藥開礦,順著山上而山下,
在九份陸續開鑿新一號硐、二號硐、三號硐、四號硐、五號硐、六號硐,
使九份當地的礦業步入了一個新的紀元。
硐字原意作『洞』,係指礦坑、坑洞,因礦工迷信,不喜歡洞內有水,所以用硐代替洞字。

民國三年(一九一四年),藤田經營九份礦區,由於坑口零散,礦脈不整,管理困難,
乃將瑞芳全部採礦權,租與顏雲年先生,顏氏即設立『瑞芳坑場』,
將礦區分為七個區域,轉租他人開採,經一年的整頓.....
卻奇蹟地由虧轉盈,年產金量高達五萬五千公兩,造成九份產金全盛時期。

民國九年(一九二0年)藤田擁有之股份全部為顏雲年收買..
同年九月顏雲年與林熊徵.賀田金三郎.木村久太郎成立[台陽礦業株式會社]..

民國十二年(一九二三年)顏雲年亡..由顏雲年之三弟顏國年繼之..

民國二十六年(一九三七年)改稱[瑞芳礦場]為[瑞芳礦業所]..
為日據時代純由台人名義擁有之唯一最大金礦山喔..

民國三十三年..就在台灣光復之後,九份的黃金產量銳減...
產量大幅下滑,黃金的開採因為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日漸沒落、凋零、荒廢...

民國六十年(一九七一年)九份台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停採..
九份這座金城的繁榮也因而褪色,屋舍人去樓空、老街人煙稀少...

但隨著電影「悲情城市」一片在威尼斯影展中造成轟動之後,
這個沒落數十埔的小城,又再度勾起了人們的注視與回憶。

昔日繁華的老街、廢棄的礦坑、自成一格的礦區風光與淘金史..
經由媒體的一再傳播..
吸引了四方尋找靈感的藝術家尋蹤到此...
嚮往復往的遊客也大量前來緬懷思古..
細細品味這悲情城市中的有情天地。

【以上摘錄各方網路九份歷史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糖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